不久前,北京出現兩起消費者汞中毒事件,將雪碧置于“汞毒門”的困擾之中。盡管汞中毒的案件調查還沒有最終的結論,但雪碧身陷“汞毒門”事件讓市民開始意識到汞的危害。記者調查發現,關于汞污染,市民缺乏警惕性,八成市民認為汞中毒離自己很遠,更多人根本不清楚紫外線燈管和熒光燈管中同樣存在汞蒸氣。
■ 記者調查 打碎溫度計好比放“毒氣” 普通的玻璃汞柱式體溫計和臺式血壓計是許多家庭必備的。由于這兩種醫療器械中,汞都是以液態或者密閉或者非密閉的形式存在于玻璃管狀物中,在使用中稍有不慎,玻璃破碎或者儀器傾斜都會導致汞外泄。一支普通的玻璃汞柱式體溫計含汞約1克;一臺臺式血壓計含汞約50克。我國規定的汞在室內空氣中的最大允許濃度為0.01毫克/立方米。打碎一支體溫計,其中的汞泄漏蒸發可使一間十幾平方米大的房間室內空氣汞濃度達到22.2毫克/立方米,超標2200倍。一般認為,人在汞濃度為1.2—8.5毫克/立方米的環境中很快會引起中毒,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三大典型表現:易興奮癥、意向性震顫、口腔炎。 打碎溫度計 笤帚+簸箕 對于溫度計、血壓計這些含汞的常見家用醫療器械,人們在方便使用的同時,是否意識到了“汞隱患”呢?記者隨機走訪了50名市民,發現其中有八成市民并沒有意識到其隱患。 市民馬先生今年46歲,他曾經有過打碎溫度計的經歷。他記得當時只是拿來了笤帚和簸箕,將破碎的溫度計和滾出的液體汞珠一并掃起,然后倒進了垃圾桶,和處理其他生活垃圾沒什么特殊之處。當得知汞蒸氣的危害,他很驚訝地說:“溫度計中總共就那么大的一滴水銀,沒想到會有如此大的危害。”市民張女士因為母親有高血壓,家中常年預備著臺式血壓計,血壓計使用了三五年后,很明顯里面的水銀量少了,其實是因為水銀揮發到了室內的空氣中,但長期以來她和她的家人誰也沒有意識到汞的危害性。 過半醫護人員不重視“汞泄漏” 在最新的一項醫療科研調查中,有數據顯示,醫護人員對體溫計和血壓計外漏的汞不用處理者占6%;認為可就地倒出者占52%;用手觸 摸汞滴者占3%;認為可將泄漏汞直接倒入垃圾桶者占27%;認為可沖入下水道者占4%;將汞用注射器吸取后注回血壓計者占8%。另外只有42%的護士知道 汞在常溫下可以蒸發,認為需要快速妥善處理。 河北醫大第一醫院曾經對95名臨床護士進行汞相關知識認知調查,結果在學校期間和參加工作后學過有關汞知識者分別為61人和34人;關于汞進入人體的途徑項目中,回答完全正確17人;汞泄漏后能正確處理18人;汞中毒后治療方法回答正確僅9人。 以上數據說明,即使是醫護人員對汞危害性的認識也還不夠,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意識到了汞危害的嚴重性,并能在遇到汞泄漏時候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汞污染。 ■ 業內現狀 本市僅腫瘤醫院有無汞病區 北京環保組織地球村從2003年起就在全國進行汞污染與危害環保宣傳活動,2008年委托天津的民間環保組織——綠色之友在津進行 宣教活動。作為綠色之友的志愿者,天津血液病醫院的醫生王海龍被委以重任。目前,他做的工作主要是進行概念推廣,今年丁易醫療開始清汞萬里行,切身的清除了身邊的汞危害,引起大眾對汞污染的重視。 王醫生介紹說,目前國內對于醫院汞污染還缺乏應有的重視,不論是在醫院內部還是普通大眾都沒有形成正確的對待汞污染的觀念。由此可 見,在醫院進行關于汞污染知識的普及非常緊迫,而幾乎沒有醫院專門配備除汞裝置。水銀血壓計因使用頻繁,部分操作人員不重視正確的使用方法從而造成損壞, 導致水銀泄漏的現象屢見不鮮,且部分產品存在設計不合理之處——沒有防水銀泄漏裝置,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增大了汞泄漏的概率。 |
|